返回首页 | 英文(English)
 
 
 
首页  新闻中心  莘莘学子
港航院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简报(第1期)
发布人: 港航院     发布时间: 2020-07-28     访问次数: 600

简   报

1

共青团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委员会 2020728


编者按: 暑假期间,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学生深入各地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主题宣讲、河(湖)长制宣传调研、专业实习就业见习、教育帮扶等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现场采访、线上调研、座谈交流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目标,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服务社会,在各地贡献河海智慧、河海力量。

一江承千载,千载卫一江

 ——长三角、珠三角江河文化及开发保护调研团开展实践

近日,河海大学长三角、珠三角江河文化及开发保护调研团分别来自苏州、广州、汕头、德宏的八位成员积极响应“河海大学青春三下乡”的号召,在特殊时期谨遵学校安排,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以家乡为主开展长三角、珠三角江河文化及开发保护调研暑期实践,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在为期六天的实践中,调研团的每位成员都查阅了大量有关长江、珠江江河文化及开发保护的文献资料。通过这些文献资料,各位成员了解到了两江文化一直以来的发展演变,以及近年来国家对其开发与保护的一些相关措施和政策。各成员不仅在各自家乡实地走访了解到长三角和珠三角近年来的开发和保护情况,还感受到两江河流水文化对于长、珠三角洲人民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在走访和调研中意识到保护水资源与传承江河文化是我们每一代人刻不容缓的责任。

位于广州的团队成员在实践期间来到了荔枝湾涌,了解到现在的新荔枝湾藉2010广州亚运会的机会,斥巨资打造西关风情,对其进行开挖复涌并在沿岸增建仿古建筑来重塑荔枝湾风光。由于在疫情影响下游客稀少,该成员从老居民处了解到自复涌以来,龙舟花船、粤剧表演等活动曾是荔枝湾涌的人气活动,平日里游客如云。实践团队成员于下午到达临近珠江的沙面街道,珠江沿岸的文娱活动虽因疫情影响而减少,但近期看来有逐渐恢复的趋势,珠江上的水上巴士也正常开放。出于疫情防控安全考虑,团队成员采取了扫描二维码发放线上问卷的形式来调查市民对广州水文化水治理的看法和建议。团队成员收集珠江水质的相关研究报告中显示近十年来在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的背景下,珠江水质逐年变好,分析表明水体污染物的消减主要与广州市“退二进三”政策中重污染企业的搬迁以及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投产等污染防控措施有关,说明广州市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切实有效。

调研团成员在广州荔枝湾访问当地居民

负责苏州地区调研的团队成员首先前往长江文化博物馆进行参观。在第一展厅入口处世界上长度排名前三的河流与长江形成对比。继续往里走,团队成员从两台电子屏幕上学习认知到如河姆渡文化的长江流域的民族风情及历史文化,展览柜里陈列着许多在长江沿岸出土的物质文化,形形色色的民间艺术品琳琅满目,展示出长江孕育出的历史文化之美。团队成员来到二楼,墙上映入眼帘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处处体现着长江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次日团队成员又来到了张家港水务局。在河海大学校友刘书记的细心讲解下,团队成员了解到对于政策“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实行,张家港市的做法是清除长江岸滩上的违法占地,恢复自然风光,实行十年禁捕,保持生物多样性,清退苏北地区迁来的高污染高收益企业。之后团队成员来到常沙河实地观看常沙河闸工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工程师师傅带领各成员看到了河闸道、翼墙、上游海曼下游护堤……随后在师傅对于设计详图中每个部件以及图上的说明介绍下,各成员对水利枢纽的结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调研团赴江海交汇第一湾——张家港湾

负责调研汕头地区的实践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和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其了解到海关钟楼是近代洋人把持我国海关管理权的见证,也是汕头港对外贸易发展的缩影,反映了汕头在我国沿海口岸的历史地位。随后,该成员在汕头博物馆了解到汕头市正全面致力于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建设,庄重履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重大使命。此外,在汕头内海湾实践团成员观察到,海面上偶有少量水浮莲和垃圾,通过访问,该成员了解到,以前经常从上游漂浮成团的水浮莲排进内海湾,有时候还有垃圾在海面上漂,十分影响汕头的形象,近年来通过内海湾严抓整治,内海湾治理成效显著。与此同时,另一位汕头的实践成员前往汕头市潮阳区水利局进行访谈。其内部工作人员在访谈中详细介绍了河流、河道的治理方式与后续对于河道底部淤泥的处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诸如污染物难以处理、用地不足的难题,还从多个方面介绍了近期对于潮阳区相应河道的整治措施还,更将“结合生态,绿色发展”处理理念由点到面地解释给实践成员。

调研团成员参观海关历史陈列馆

在这疫情仍未结束的三伏天里,社会实践虽然辛苦和存在一定风险,但在短短的一周内,成员们踏上社会街头,深入企业内部,亲临施工现场,不仅锻炼了自身能力,还深切体会到作为河海大学水之子的责任与使命!


疫情过后,经济向前

 ——港航学子组建疫情后经济情况走访调研实践团开展实践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为更好了解疫情防控背景下中小微企业及服务行业复工复产调研情况,在炎热的夏天里,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川流在大街小巷,发挥自身的才干,实地走访调研疫情后的经济复苏。718-21日,港航学院6名学子组建起“疫情后经济情况走访调研实践团”,积极响应河海大学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用知识、责任和汗水,在实践中磨练了自我,谱写出青春的华章。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实体经济的复工复产情况如何?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经营困境?又有哪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推广? 三个发问,三个层次,最终成为了实践团成员着手研究的重点。此后,6名来自五湖四海的河海大学港航学子,在四天时间里,分别前往深圳、上海、济宁、淮安、德安、贵阳等地的企业及商贩进行了经营状况实地考察调研。

团队成员对超市员工及小吃店老板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现场访谈参观的方式,了解了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实体经济的真实振兴情况;并通过开展问卷调研分析,收集数据,归纳总结出了具体的可行性结论,得出了对经济复苏的切实建议和解决方案。

团队队长跟随南粤春总经理视察海鲜仓库

此次调研实践共走访100余家商铺,涵盖餐饮、零售、传媒、制造等多个行业,共同交流了复工复产过程中的成效举措与心得。特别是,团队队长在深圳走访了四家不同行业的大型企业:深圳市江川书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深圳市宏向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启腾南粤春餐饮有限公司、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团队队长向雅昌集团销售总裁了解企业财政收支状况

通过走进这些典型的事业单位及公司,真切感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复工现状,了解到各行各业的困难所在,感受到疫情带来的强烈冲击仍未完全消散。通过结合问卷调查反馈的大数据、访谈录,团队最终形成了八千字左右的团队调查报告。报告内容既囊括对复工复产中企业发展的思考和预测,也提出了团队独立思考过后得出的解决方案,为助力复工复产、经济振兴注入了港航力量。

团队队长与深圳市江川书画院总负责人合影留念

此次“疫情后经济情况走访调研实践”的经历,有利于拓展实践团成员视野,丰富社会阅历;通过实际行动投身经济复苏第一线,成员们都对如何振兴发展“后疫情时代”经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自我认识。如今,大中小型店铺经营状况大都有所回升甚至基本恢复正常。“认真落实中央的政策,做好复工复产的每一项工作,即使处于疫情之下,也无法阻挡决胜小康之年的脚步。”这正是当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


青春下乡——走一走家乡的扶贫路

 ——河海五子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银川市周边村镇考察调研

近日,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青春下乡——走一走家乡的扶贫路”团队一行五人积极响应“河海大学青春三下乡”的号召,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就近选择了自己的家乡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作为我们实践活动展开的主要地点,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实践调研。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找问题,积极参与到家乡移民村镇发展的过程当中。

调研团成员在自治区团委

718日调研团来到了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这里是我们实践的第一站。在此之前,队员们尝试过许多渠道联系实践村镇,但都以失败告终,但当我们来到了自治区团委,学校部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表达了银川市共青团对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高度支持与重视。区团委老师们聆听了我们实践队伍的诉求后,当即帮助我们联系了银川市西夏区团委的贺晨老师,并为之后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调研团参观闽宁镇镇史馆

719日,在调研团成员王忠同学的联系下,调研团成员来到了王忠同学外婆所在的自发移民村镇“西马营”。过去名为“西马营”的自发移民村目前已被西夏区怀远路街道系统性管理,形成了两个规划有方的村镇,名为富宁村、银西村。调研团走入了富宁村与银西村,并对富宁村第一书记赵中环、富宁村宁夏大学调选生韩泽宇还有富宁村村主任马主任等人进行了采访。基础设施方面,政府为两村投资建立学校,为村中修建自来水工程,兴建文化广场,提供垃圾经费使得原本如同垃圾停放场的村子也变得整洁许多,天然气等基础设施也将在未来几年建成。短短四年时间,富宁村与银西村已经从贫穷且混乱的小村庄变成如今井井有条、蓬勃发展的新村庄,这期间除了政府的投资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也少不了村中赵书记、马主任、韩女士以及广大村民的积极劳动和建设。

调研团在富宁村村部

720日,调研团走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与闽宁镇下属村的村民进行了交流,参观了当地基础建设设施的和闽宁镇镇史馆,了解了闽宁镇的过去,感受了闽宁镇的现在,也展望了闽宁镇的未来。村民赵师傅为我们介绍到,闽宁镇在近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解决居民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闽宁镇进行了产业化扶贫与旅游业扶贫,闽宁镇还拥有光伏发电的基地。据赵师傅说,现在的土地都承包出去,种植了几千亩的葡萄和桃子来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并且在今年专门修建了一处水库用以灌溉。闽宁的交通建设也非常完善,道路平整,还有专门与银川相通的公交线路,方便居民到市区务工。他的话语中无不是对自己村子蓬勃发展的自豪与自信。

调研团与冶爷爷一家

722日,调研团来到了位于银川市西夏区的兴泾镇,并对兴泾镇宣传治理中心袁副主任和兴泾镇团委刘老师及兴泾镇村民进行了采访,大致了解了兴泾镇的目前的发展情况与发展前景。袁副主任带领我们参观了兴泾镇西干村,参观了西干村的农业、畜牧业设施以及详细介绍了养老、留守儿童的相关政策,带领我们参观了老年之家和儿童之家。走访的退伍老兵冶爷爷家和兴泾镇农贸市场最令我印象深刻,我们进行了合影并且录制了逛市场的vlog。我们随后还在街上随机采访了兴泾镇的居民,进行了一系列问卷调查。兴泾镇面积虽小,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较于我们之前调研的村庄整体规划完成度较高,居民们对此处移民搬迁点的满意度整体很高。

实践团参观儿童之家

由于疫情和西夏区团委政府相关事项安排的原因,调研团剩余的一个地点镇北堡暂时没有机会前往,剩余4天实践日程内,团队成员们也在积极寻找资料,为我们的采访活动提前查阅了资料并且一直在和相关实践接收单位进行时间上的安排,虽然留有一些小遗憾但是实践团队成员们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了自我能力收获颇丰。实践团同时也真正深度走进了家乡周边村镇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项目当中,一边调研一边体验,发现基层问题,改善群众生活,并且将所发现的问题反馈给政府部门,更想要依靠新媒体宣传吸引更多具有担当的青年来到祖国的西部大地,带着温暖和责任,为祖国西部大地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贡献自己的青春,实现美好的中国梦。


















编辑:李昊

审稿:王玲


港航院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    邮编:210098    email:ghxy@h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