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恺(1912~2006),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水利和海岸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名誉校长,水利部交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福建闽侯人。
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35~1938年到荷兰德尔福特(Delft)科技大学深造,取得工程师学位。1938年回国后,先在云南从事农田水利工程。1940年到中央大学水利系任教授,1942年任水利讲座教授,1943年到黄河水利委员会先后任技正兼设计组主任、研究室主任和宁夏工程总队队长等职,1948年到上海交通大学任海港讲座教授。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主持筹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水利院校——华东水利学院,并任筹建委员会副主任、副院长,1958年起担任院长。1955年起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严恺参加过许多水利建设工作。1951年由当时的政务院任命为“塘沽新港建港委员会”委员,参加塘沽新港(即现在的天津新港)的修复和扩建工作。1958~1966年担任国家科研重点项目天津新港回淤研究工作组组长,为研究解决该港的严重回淤问题做出了贡献,并开创了我国淤泥质海岸的研究工作。1960年担任长江口整治研究领导小组组长,负责研究长江口航道改善问题,1962年曾受水电部委托率领工作组到福建省协助该省规划设计遭受台风严重破坏的沿海堤防,并在莆田县建立海堤试验段,研究风浪与海堤的相互作用,为制定有关这方面的国家规范提供了依据。1963年和1975年曾二次率领“中国水利考察组”到美国考察,为建设葛洲坝、三峡大坝工程的技术及通航等工程重大科技问题的决策和讨论,主持过多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做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首届中国工程科技奖,1997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主编专著《中国海岸工程》和《海港工程》等,其中《中国海岸工程》获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和报告40余篇。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数十名。1995年被国际水利学研究协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此外,还担任长江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技术顾问工作,被聘为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顾问。在国际学术活动方面,曾多次主持国际学术会议,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政府间理事会副主席、国际大坝会议中国委员会主席、发展中国家海岸和港口国际会议顾问委员会顾问等职。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当选“5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技人物”荣誉称号。
曾先后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中国共产党第十次、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