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男,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岸及海洋工程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首届江苏省海洋湖沼青年科学家奖,兼任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可持续发展土木工程国际会议科学委员会委员和《Applied Ocean Research》等3个国际期刊的“杰出审稿人”(Outstanding Reviewer)。
作为教师党支部书记,张弛教授带领支部党员教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为工作指引,重点实施“十个一”工作举措,致力于将党建工作与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双融合双促进,探索推进课程思政和科研思政,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所在支部先后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名单、首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成果获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入选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推进会成果展。
张弛教授主要从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坚持立德树人,传授于学生专业技能,养成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海岸动力学”本科生课程和“海岸带资源开发与管理”硕士生课程的讲授,编写出版全国水利行业规划英文教材“Coastal Hydrodynamics and Morphodynamics”,被国内外多家大学推广使用。承担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江苏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河海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教改项目,先后获全国水利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特等奖、河海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3)。指导博硕士研究生33名,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最佳学术论文奖等国内外学术奖励6项,指导学生获留学江苏政府优秀留学生奖学金、河海大学“海韵风华十杰百佳”优秀学生等荣誉表彰。
张弛教授一直开展沙质海岸地貌形态动力学基础理论与海滩养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在近岸破波带能量转化及其次生波动机制、波流边界层精细水沙运动特性和海岸沙坝多尺度地貌形态演变机理等方面作出学术贡献,自主研发了海滩剖面演变数学模型CROSPE、海岸带岸基数字影像监测系统COSVIMS和中国近海波浪数据库CWAVE,为我国海岸带保护修复与蓝色海湾整治等领域的科技进步提供了创新基础理论和先进技术方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海洋强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重大需求。出版专著1部,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100余篇,参编标准规范5部,授权发明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项,已转化2项。研究成果被纳入自然资源部海洋行业标准,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2)、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2)、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1)、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港口航道与海岸海洋工程期刊JWPCOE-ASCE年度最佳论文奖(排名2)、第33届海岸工程国际会议ICCE突出贡献(排名1)、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排名1)和其他全国性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5项。
来源:河海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