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面对我国海岸及海洋工程事业亟待兴建而海洋科学技术较为落后的现状,由薛鸿超教授牵头正式向水利部提出申请,拟基于已有“海岸动力研究组”,“长江口科研组”“连云港科研组”和“海涂围垦科研组”四个专题研究组,扩建成立“海岸及海洋工程科学研究所”(简称海工所)。同年4月,水利部同意组建海工所,并由严恺院士任筹备组组长。1980年9月底,海工所正式宣布成立,薛鸿超教授为第一任所长。1995年10月,经水利部批准,海工所与航运与海洋工程系合并组建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学院,简称港航学院,之后学院虽因学校发展所需几度调整,海工所仍一直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延续至今。
海工所自成立伊始便担负着发展我国海岸及海洋工程科学研究技术、解决我国港口、航道、海岸及海洋工程关键科学问题的使命,历经三代人的努力,在全国海岸带调查、长江口航道治理、珠江口河网整治、东南沿海防灾减灾、江苏港口布局、厦门港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海岸及海洋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涌现了严恺院士、薛鸿超教授、呼延如琳教授等一批在我国海工学科发展道路上举足轻重的大师。
严恺院士负责指导全国首次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研究工作,并主编完成《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为我国海岸带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1992年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薛鸿超教授带领海工同仁参与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全过程,直至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开展时,薛鸿超教授仍与长江口航道治理工程重要技术负责人探讨北槽部分区段回淤严重问题,并提出了重要建议。除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外,海工所教师还参与了厦门港、黄骅港等系列国家重点港口和海岸工程关键科学技术难题的攻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新时代海工学科的机遇和挑战,新一代海工人勇敢的接过了前辈们的接力棒。目前海工所30位在职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者28人,平均年龄37岁,是一支高起点、年轻化且具有国际视野的团队。近五年,新晋教授4人,副教授9人,是一支职称结构迅速变化的团队。近五年新引进15人,其中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在外校攻读的有13人,是一支学缘关系不断丰富的生力军团队。这样的一支团队充满了前进的勇气和改革的力量。目前海工所90%以上教师具有1年以上国外留学经历,并且与美国、加拿大、荷兰、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等相关研究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负责或参与了多项国际研究计划和国际合作项目,平均每年有20余人次赴国外从事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部分老师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并担任国际刊物编委。
针对海工领域的国家最新需求,考虑现有人员的研究基础,拟聚焦四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1)河口海岸方向,扎根长江,深入珠江,立足江苏沿海;
(2)海洋工程方向,植根近海,走向远海,关注重大工程;
(3)绿色能源方向,扬长避短,引领潮流,运筹能源大计;
(4)防灾减灾方向,发挥优势,聚焦实际,造福四海苍生。
2010至2015年,海工所共发表SCI/EI检索论文200篇,其中论文“Numerical study of sandbar migration under wave-undertow interaction”评为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Waterway, Port, Coastal and Ocean Engineering”2014年度唯一最佳论文;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特聘教授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江苏省人才工程10余人次,江苏省青蓝工程创新团队1支,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教改成果获水利学科特等奖和河海大学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海岸动力学入选国家精品共享课,青年教师获得全国高校微课程比赛二等奖,海岸动力学入选河海大学第一批慕课立项建设课程,获得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1项;“海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海工文化展活动获得2015年度最佳党日活动特等奖。
硕果累累、成绩骄人、热血满腔、脚踏实地。一支视野开阔、充满朝气的海工队伍,秉承着老一辈海工人“严格要求、实事求是”的处世作风、“身体力行、克己奉公”的创业精神和“精益求精、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正在不断前行。